惊险!扬中七旬老人体内巨大肿瘤破裂出血近3000ml,妙手摘瘤助老人闯出“夺命关卡” ......
惊心动魄
生命至上
近日,扬中市人民医院胃肠疝外科团队成功抢救一名体内巨大肿瘤破裂出血的七旬老人。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
“患者是一位72岁的男性,5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不适,12月31日下午,老人突发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心慌、全身大汗,被家人送到医院的时候情况还是很危急的,面色苍白,血压只有80/50mmHg,CT检查提示‘腹腔多发占位,腹盆腔大量积液’,考虑胃间质瘤破裂出血,而且已经发生失血性休克。”床位医生莫广沛介绍。
△CT显示腹腔多发占位、腹盆腔大量积液
病因找到了,难题也随之而来,因为肿瘤体积巨大,压迫周围的胰腺、脾脏、横结肠,且患者长期营养不良,合并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加之老人又有多年糖尿病、高血压,手术切除难度及风险极大。但此时瘤体已破裂大出血,如不紧急手术老人生命危在旦夕。经胃肠疝外科手术团队缜密讨论,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打开腹腔后,情况比我们预计的还要严重,腹腔内大量积血,肿瘤体积也比术前评估的更大,我们一边迅速为患者输血扩容,一边以最快的速度为切除瘤体,阻断出血源头。”胃肠疝外科主任谭明说到:“术中我们发现肿瘤与脾脏及胰腺关系紧密,稍一分离就会出血,如何将硬如磐石的肿瘤取出又不损伤“娇弱”的胰腺和脾脏是对手术者技术及耐心的双重考验,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术后胰腺损伤、脾脏大出血。经2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成功将老人体内巨大肿瘤完整取出。”
患者术后第二天就能在家人搀扶下床边行走,术后第三天进流质饮食,术后第五天就可以进半流质饮食,目前已顺利出院。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手术是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且唯一有可能治愈的方式。胃肠道间质瘤往往难以早期发现,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症状,其它常见症状有腹痛、包块及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阻等。但此时,疾病往往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这是由于该疾病早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肿瘤较小时多无症状,有的呈球形生长,即便瘤体很大也不产生压迫感和出血,患者常在体检、胃镜检查或其他手术时偶然发现。
据医院副院长戴春介绍,在以前,像向大爷这种巨大的胃间质瘤患者,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且患者术后痛苦大,住院时间长,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精进及团队配合日益成熟,市人医胃肠疝外科对于胃肠道肿瘤、腹腔及腹膜后巨大肿瘤、疝等疾病,已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规范化诊疗体系。通过多学科协调诊治、腹腔镜微创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及人性化关怀,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赞扬。
戴 春
职称: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职务:副院长
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在读,江苏省第六期“333工程”培养对象,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直肠癌保肛专委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胃肠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结直肠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江苏省疝病专科联盟理事,镇江市重点医学人才,镇江市“169工程”技术骨干,镇江市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镇江市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镇江市普外科专业委员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副组长。在消化道肿瘤及疝的腹腔镜治疗上有丰富的经验。能熟练开展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主持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
谭 明
职称:外科主任医师
职务:胃肠疝外科主任
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医学硕士,镇江市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肝胆学组委员,普外科微创中心首席医生。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曾在上海中山医院、长海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在贲门癌、胃癌、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普外科疑难杂症的诊治,能熟练开展消化道肿瘤及疝的腹腔镜手术。主持了多项基础及临床科研工作。
来源:扬中市人民医院